校领导为海科学院2025级本科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发布日期:2025-11-24

浏览次数:48

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把握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1120日,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江敏为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2025级本科生讲授题为“阔步迈向农业强国”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紧扣《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要求,结合丰富案例与详实数据,系统解读了农业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路径与实践要求。

江敏首先提出一个贴近生活又暗藏专业深度的问题——“什么是农业?”,再从学生的日常感知切入,结合生态专业背景引导深层思考,巧妙地关联“农业强国”核心主题。在阐释“建设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时,她以河北衡水蟹稻共生的生态模式、云南哈尼梯田的文化传承为例,主动引导学生们围绕农业文化遗产展开交流,鼓励大家结合生态专业视角,分析哈尼梯田“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价值。学生们纷纷发言,从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双重维度探讨农业遗产的当代意义,互动氛围十分浓厚。

江敏强调,我国农业强国建设需立足基本国情,走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道路。她以“八八战略”中“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的理念为切入点抛出问题:“浙江通过特色农业实现乡村振兴,我们上海海洋大学在服务区域农业发展中,该如何发挥海洋与生态学科优势?”学生围绕海洋渔业、生态养殖等方向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江敏又补充了学校的实践案例——上海海洋大学教师多次赴千岛湖开展渔业技术指导,助力当地提升千岛湖渔业经济效益,打造绿色渔业品牌,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生动诠释了“高校科技赋能地方农业”的责任担当,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所学专业与农业强国建设的紧密联系。

最后江敏指出,农业强国建设是不亚于脱贫攻坚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一代青年人的坚守与创新。她号召同学们将个人专业所长与国家农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无论是投身农业科技研发、参与乡村产业振兴,还是践行绿色农业理念,都能在农业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希望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精神,未来主动到基层去、到农业农村发展一线去,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撰稿:王美文 曾欣,摄影:王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