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13
浏览次数:10
空天海洋 各方携手多学科交叉应对气候变化
“面对浩瀚的宇宙和深邃的海洋,各国应携手共进,共创科技合作的美好未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海鹰9月9日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空天海洋先进科学与技术论坛”上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努力、共同应对。与会嘉宾表示,空天和海洋协同监测将助力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为延缓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谋划合作、共塑未来,让科技创新为人类福祉作出新贡献。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作为空间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始终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卫星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胡海鹰介绍,中国-葡萄牙星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刚发射的中法天文卫星SVOM,以及中国与阿联酋的卫星合作项目等,都是携手共进的生动体现。
据悉,中法天文卫星SVOM是中法两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开展的重要国际合作项目,是伽马暴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该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中法天文卫星已顺利完成载荷开机测试并探测到首个伽马暴。
此外,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依托“中国科学院卫星数字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汇聚国内外人才,致力于发展卫星数字化技术,重塑卫星研发模式。
随着海洋传感技术以及海洋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海洋观测、监测,获得海量数据。“AI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深度问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聂婕聚焦多模态人工智能的海洋科学技术,探讨了AI在海洋科学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从传统角度来看,基于物理模型的传统方法是依赖于建模模拟海洋的物理过程,难以同时精确地表示多尺度或多模态的过程。”聂婕表示,海洋是动态的,因此相关技术涉及多重物理过程。
“我们把地球视为3D空间,每个取样都是一个小的立方体,用它来训练人工智能的模型。”聂婕说。中国海洋大学的多模态大数据研究室现在处于跨学科领域研究的前沿,目标是把创新型的算法带到工程领域,通过全球合作的方式进行应用。
海岸带是人口聚集、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随着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度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不仅改变了沿海土地利用的类型和产业结构,而且使海岸带和近海的资源与环境状况发生显著变化。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震说:“这些信息依靠常规的调查勘测手段难以获取,而卫星遥感技术则成为定期监测沿海和近海资源与环境变化的有效手段。”
韩震进行了海岸带碳储量和碳排放遥感研究,通过对上海临港新片区碳储量和崇明岛的碳排放研究,建立基于地理空间大数据遥感计算服务云平台,设计开发了一套集遥感数据处理、地物分类、碳储量和碳排放估算、驱动因素分析于一体的长江口典型地区碳储量和碳排放评估系统。
(来源:上海证券报,2024-9-10,记者:陈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