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这种海鲜近期慎食,毒素超标!专家解读来了

发布日期:2024-05-30

浏览次数:10

近日,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食安秦皇岛”微信公众号发布紧急提醒,近期海虹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超标风险高发,建议广大群众不要捕捞、购买、食用海虹。

海虹亦称贻贝,就是人们常说的青口,煮熟后加工成干品又叫淡菜。贻贝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壳黑褐色,生活在海滨岩石上,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东海沿岸。此前,河北、福建、唐山等地都曾发生过贻贝和牡蛎污染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什么?贝类水产品还能吃吗?来听听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贾睿教授的解读。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 以下简称PST)是一种由某些海洋浮游生物(如一些微藻)产生的毒素。这些毒素主要在双壳类软体动物体内积累。当人类食用受污染的贝类时,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

贾睿介绍,PST是一类带有2个胍基的三环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分子式为 C10H17N7O4,易溶于水,对酸、热稳定。这些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它们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干扰神经信号的传递,进而导致麻痹。

“中毒症状通常在食用受污染贝类后的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内出现,表现为口唇和面部的刺痛和麻木,继而发展为手脚的麻木、运动失调,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和死亡。”贾睿指出,PST对热稳定,通常的烹饪方法如煮沸或蒸煮都无法破坏毒素,因此近期不建议食用。

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抢救目前没有特效解毒药,只能靠催吐、止泻等方法对症治疗。

海虹本身无毒,但赤潮来临时体内会积累毒素

海虹(贻贝)等贝类本身并没有毒性。它们的毒素来自于赤潮中的有毒微藻,所以在没有赤潮的季节,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贾睿介绍,赤潮是一种由海洋中某些浮游生物(如藻类)爆发性增殖导致水体变色的现象。某些引发赤潮的藻类会产生有毒物质,这些毒素可以通过食物链积累,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贾睿介绍,贝类是滤食性动物,会过滤大量的海水并摄取其中的微小浮游生物。在赤潮期间,贝类摄入了大量含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有毒藻类,导致毒素在其体内积累。

赤潮预警期间不买非正规渠道销售的贝类水产品

预防中毒,主要有以下4点:

1、购买要留神

贻贝等贝类食品可以食用,但要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在4、5月份这种赤潮爆发的高峰期,建议不要采捕或购买(食用)野生贝类食品。

贾睿建议,在购买贝类水产品时要确保贝类的新鲜,主要观察牡蛎、蛤蚌、扇贝、贻贝的贝壳是紧闭的。

2、到正规场所购买

无论是贝类还是其他食品,购买时都要挑选放心、有保障的场所,大型超市或者正规农贸(海鲜)市场,其卫生和安全性更有保障,进货、包装等流程也会有严格的监测和质量把控,相对而言更加放心。

3、食用之前要去掉内脏

被麻痹性毒素侵袭的贝类食品,从外观看起来和普通贝类食品并无太大差别,所以在食用过程中要做好预防。

在贝类生物的所有组织器官中,麻痹性贝毒在消化腺、裙边、鳃部、性腺等部位含量较多。所以,食用前要去掉贝类食品的内脏,严格去除其消化腺和裙边,减少毒素,降低中毒风险。

4、不建议喝汤

麻痹性贝毒是一种水溶性生物毒素,在烹煮的过程中会逐步溶解到汤汁中,所以不建议喝汤。

并且,贝类等海鲜食品本属于高嘌呤食品,一般汤中的嘌呤物质含量较高,食用会升高体内尿酸,增加高尿酸血症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因此也不建议饮用。

一旦食用贝类等海产品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绞痛、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后,必须立即赶往医院接受救治。通过遵循上述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贝类毒素中毒的风险,确保安全食用贝类。

(来源:上海杨浦官方微信,202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