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22
浏览次数:6308
1.基本情况:
吴美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省部级开放课题及多项教学改革项目。
2.学术和社会兼职:
日本学术期刊《Aquaculture Science》编委,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成员,东方广播电台《青未来》、《十万个为什么》、《极客秀》等栏目嘉宾,上海市小学生暑期爱心暑托班环保公益课程志愿者讲师。
3.研究方向:
·海洋鱼类繁殖生理
·污染物对鱼类生态毒性效应与作用机制
·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4.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必修):生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海洋生态综合实习;
(选修):生态伦理学、海洋野生动物保护(双语)。
5.教育及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11-2014年 日本北海道大学海洋应用生命与科学博士
2009-2010年 日本北海道大学海洋应用生命与科学交换生
2007-2010年 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硕士
2002-2006年 上海水产大学生物技术学士
工作经历:
2024年-至今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副教授
2017-2023年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讲师
2015-2016年 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6-2007年 重庆市长寿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西部志愿者
6.承担项目:
2016.1-2018.12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基于弹涂鱼多型卵黄蛋白原评价环境雌激素活性的研究”,主持
2016.1-2018.12 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花鱼骨卵黄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主持
2018.1-2019.12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海洋生态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主持
2017.11-2019.10 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启动基金“我国东部沿海水域中环境雌激素的污染现状及其生态效应,主持
2017.1-2019.12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三疣梭子蟹精子塞形成关键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初探”,第三参与
2023.1-2025.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浒苔着生与落滩防控技术”,项目骨干
2023.6-2024.5 上海海洋大学校级教改重点项目“新农科背景下思政融入《生理生态学》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主持
2023.10-2024.10 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思政课程示范培育项目:生态伦理学,课程负责人
2024.6-2025.2 上海海洋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基于 OBE 理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以生态学专业为例”,主持
2024.1-2026.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河-海过渡区水环境提升生态修复技术”,主持
7.获奖情况:
2010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奖学金
2017年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微格教学展示汇报”优秀奖及“优秀学员”
2019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2019年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排名3
2019-2020年校好课堂:《环境毒理学》、《生理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2020年上海海洋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排名3
2019-2020年度上海海洋大学“三八”红旗手
2021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2023年上海海洋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巾帼风采展示二等奖
2023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2
2024年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海洋生态综合实习》,排名3
8.发表论文:
Zhong Y., Lian Q., Chen Y., Duan Y., He P., Wu M.# (2022)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and signaling pathway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mature gonads of Hemibarbus maculatus.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 1-14.
Chen Y., Wang W., Zhou W., Hu F., Wu M.# (2022) Shifting Feeding Habits During Settlement Among Small Yellow Croakers (Larimichthys polyactis).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8:786724.
Fawzy S., Wang W., Wu M., Yi G., Huang X. (2022) Effects of dietary different canthaxanthin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capacity, biochemical and immune-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Aquaculture, 556:738276.
Nagata J., Wada S., Nishimiya O., Wu M., Mushirobira Y., Yamaguchi Y., Yokono T., Kawasaki T., Matsubara T., Todo T., Hara A., Hiramatsu N. (2021) Changes in the Hepatic Expression of Three Vitellogenin Subtype Genes During Ovarian Development in Female White-Edged Rockfish (Sebastes taczanowskii). Zoological Science, 38:451-458.
Wang W., Lian Q., Chen Y., Hiramatsu N., Wu M.# (2021)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subtype specific vitellogenin of the dojo loach,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Aquaculture 532, 736089.
Bao Y., Huo Y., Duan Y., He P., Wu M., Yang N., Sun B. (2020)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of Myriophyllum spicatum under different T nutrient conditions and its potential ecosystem services in an enclosed sea area in the East China Sea.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51:110801.
Hiramatsu N., Todo T., Sullivan C.V., Scilling J., Reading B.J., Matsubara T., Ryu Y., Mizuta H., Luo W., Nishimiya O., Wu M., Mushirobira Y., Yilmaz O., Hara A (2015). Ovarian yolk formation in fishes: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formation of lipid droplets and vitellogenin-derived yolk proteins.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 2015, 221:9-15.
Wu M., Nishimiya O., Nakamori M., et al. (2014)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xpression profiles of vitellogenin transcripts in the dojo loach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in response to 17α-ethinylestradiol and 17β-estradiol administration. Zoological science, 31(4): 202-212.
Wu M., Hong L., Luo W., et al. (2011)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strogenic activ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utilization of vitellogenin production in red lip mullet. Aquaculture Science, 59(1):65-73.
9.发明专利:
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163953.3):基于弹涂鱼卵黄蛋白原的水体雌激素污染检测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163952.9):弹涂鱼多型卵黄蛋白原Vtg基因全长序列及其克隆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CN201710024325.7):基于金钱鱼卵黄蛋白原基因在水域环境激素检测的应用
10.培养学生情况:
2022届:苏博萱(世界TOP100高校英国利兹大学研究生)
2023届:张智妍(优秀本科论文、国企上海建科深水港检验有限公司就职)
2024届:李文斌(优秀本科论文、985高校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
杨悦心(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项目、211高校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
11.报考要求:
欢迎对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同学报考研究生或来参加大学生科创
1) 本科就读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生物信息学等与研究领域匹配;
2) 招生录取规则、毕业要求及奖助详见:https://yjs.shou.edu.cn/14265/list.htm;
3) 生物、海洋专业有博士点、符合条件可申请本校硕博连读或毕业后申请博士,也可推荐自主申请到中科院、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
4) 硕士毕业生可到动保类、环境监测中心、生物医药类企业从事检测、研发等工作;
5) Tips:本组开展实验类课题,需要分子生物学、水生生物养殖等操作,对实验室的日常整洁和管理有较高的要
求,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并耐得住寂寞进行鱼类养殖攻毒和胚胎培养等实验;导师教育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自我驱动的学习能力;导师自我评价“性格开朗、情绪稳定、人品尚可”,师生相处平等融洽、亦师亦友,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鼓励大家围绕科学问题讨论和互相批评;本实验室遵循“团队协作、沟通融洽”的原则。
以下情况请您不要报考本小组:如果你向往自由,无法参加集体劳动、维护实验室卫生,或热衷于旅游网游追剧、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娱乐。涉及的实验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耐心进行重复,如果你容易焦虑,无法承受实验失败请勿报考。另因科研经费紧张,需要同学厉行节约,有相对严谨完善的实验设计才能进行下一步实验。
12.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海洋科技大楼602
E-mail:mqwu@sho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