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概况
海洋技术系于2025年6月由原海洋科学与技术系优化调整后独立成立,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及副教授占比63%,拥有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3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兼具工程实践与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团队。人才培养涵盖本、硕、博各层次,已招收多个国家的留学生,通过开设全英文课程、组织国际联合科考与学术交流,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二、本科教学
海洋技术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聚焦海洋遥感与测绘、智能海洋装备、海洋信息技术等前沿方向,构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国际视野”的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设海洋信息工程与海洋测绘工程两大方向,已经建成《人工智能海洋学》《海道测量学》《海洋空间分析》等核心课程的成熟教学体系,并规划建设《海洋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多源遥感智能解译》等前沿课程,以响应智慧海洋发展对前沿技能的迫切需求。
专业全面对接学校十五五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打造“海洋调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与“智慧海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依托“淞航”号远洋科考船、上海市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强化学生远洋实操与智能化技术应用能力。本科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其中40%以上毕业生就业于海洋测绘、海洋信息、遥感探测等专业对口领域,人才培养质量获得行业高度认可。
三、科学研究
围绕国家海洋权益维护、资源开发与安全保障重大需求,重点开展多源海洋数据融合与高精度测绘、智能无人系统与海洋装备研发、海洋环境智能感知与预警三大方向研究。主持建设了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平台,自主研发轻小型光子激光雷达、多模块智能无人船、深海地形AI解译系统等装备,成果应用于南海岛礁测绘、深远海资源调查、智慧港口建设等国家任务。近三年承担国家级项目二十余项,到账经费超3000万元,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国家专利银奖、省部级科技奖8项。
四、主要成绩
2007年,海洋技术专业正式招生,开启海洋技术领域专门化人才培养;
2010年,增设海洋测绘方向,是国内首批开设海洋测绘方向的地方高校,形成海洋信息与海洋测绘双轮驱动的专业架构;
2012年,海洋学科获批一级硕士点;
2015年,入选上海市“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
2016年,牵头成立上海市海洋局河口海洋测绘工程中心,强化产学研协同;
2018年,海洋学科获一级博士点,形成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2019年,海洋技术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牵头建设“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25年,海洋技术系正式成立,标志着专业在资源配置、学科布局与人才培养方面进入体系化、高效化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