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10-12
浏览次数:1773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本科生科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将本科生进实验室项目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打通,特制定我院优秀本科生进专业教师实验室实施细则并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项目设培优项目和培育项目两个类别。
二、名额及经费支持
本次选拔以2018、2019级本科生为主要对象。培优项目选拔对象为2020年市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或参加市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者。名额共3人。培育项目选拔共20人,根据年级和班级人数名额分配如下:2018级5个班,每班1人。2019级5个班,每班3人。如班级名额用不完,向同年级其他班级倾斜。
学院将拨出专款用于此项工作,培优项目资助10000元/生/年,其中9000元用于学生做实验相关费用开支,1000元作为学生劳务补贴,向考核合格者发放。培育项目资助5000元/生/年,其中4500元用于学生做实验相关费用开支,500元作为学生劳务补贴,向考核合格者发放。经费由学院统一管理,由指导老师确认、经学院审批后报销。
三、选拔标准与程序
(一)选拔标准
推荐资格成绩=本科阶段已完成学期平均学分绩点*0.7+加分绩点*0.3
申请的基本要求:
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品行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身心健康,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热爱实验室工作。
3.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无任何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4.修完本专业1-2/4学期(2018级为1-4学期,2019级为1-2学期,下同)与专业教学计划进度相应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原则上按照1-2/4学期平均学分绩点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序,优先遴选本科各专业排名前35%(含)的学生(符合条件的申请学生人数不足时,再考虑其他学生),1-2/4学期平均学分绩点应不低于3.0。
5.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应有突出科研成果发表),可以不受排名限制,进行特殊选拔(占用班级名额)。特殊选拔必须经三名以上(含三名)本专业教师联名推荐,申请者的申报材料、教师联名的推荐信在学院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报学院选拔小组审批。
(二)加分绩点计算
加分绩点计算,详见获奖项目对应加分绩点的计算方法(奖项获奖日期截止到当年9月30日)。
1.获得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国家级奖励、学校重点支持类别的学科竞赛项目,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已公开发表与专业相关的,并署名为上海海洋大学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每项最高计为2.4绩点,学科竞赛项目具体加分绩点详见附表。获得亚洲及世界性比赛前6名或获得全国运动会前3名,记为2.4绩点。
2.获得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省市级奖励、学校重点支持类别的或学校适当扶持的学科竞赛项目,或已申请发明专利或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署名第一或第二),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已公开发表专业相关学术论文(第二作者)或获得科研成果(计前5名),并署名为上海海洋大学,每项最高计为 1.2绩点,学科竞赛项目和专利的具体加分绩点详见附表;
3.在部队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计为2.4绩点;已服满兵役并能按期取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在部队被评为“优秀士兵”二次,计为1.8绩点;已服满兵役并能按期取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计为1.2绩点。或获得全国运动会4-6名、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农业院校比赛前3名,记为0.6绩点。
4.荣获“校优秀学生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团干部”、“校优秀团员”、“校优秀党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每项计为0.3绩点。或获得全国运动会7-12名、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农业院校比赛前4-6名、水上运动类赛事前2名,记为0.3绩点。
5.荣获“校社会工作积极分子”、“校优秀学生”、“校大学生艺术团优秀团员”称号、在部队被评为“优秀士兵”,每项计为0.2绩点;或获得华东区农业院校运动会或上海市比赛冠军,记为0.2绩点。
6.未获表彰但有国家级、市级、校级立项项目的大创负责人分别加分0.2,0.1,0.05,成员不加分(同一项目就高计)。
7.同一学年的同一奖项只计算一次,并按照最高成绩计算;只计算本科阶段的获奖情况。
(三)加分范围说明
1.省市级及以上奖励表彰范围包括: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具体由学院团委认定;市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或学科竞赛奖项清单参见附表,教务处具有解释权;体育竞赛类项目具体由体育部认定。
2.国内外核心期刊范围:被SCI或EI收录的刊物;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含扩展库)收录的期刊或被南京大学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期刊。
(四)选拔程序
1.10月12日-10月16日,学院接受学生书面报名,报名材料交杨丽丽老师处(学院B306),过期无效。报名纸质版需提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项目申请书》(见附件);本科阶段成绩单(教务处打印);相关证明原件、复印件(英语国家CET6级、英语国家CET4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各种奖励证书、论文等。审核原件,递交复印件),电子版提交《2020年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申请汇总表》发送至llyang@shou.edu.cn。
说明:学生需征得所选导师同意,导师应为我院讲师(含)以上专业教师,并有一定的科研项目。原则上每位导师不能指导超过三名学生。
2. 10月17日-10月20日,学院审核。根据名单在专业内进行推荐成绩排序,初步确定推荐名单。
3.10月21日-10月23日,对确定名单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存档备案,并上报学校有关部门。
考核办法
1.学院组建工作组。
组 长:高郭平
副组长:林军
成员:李娟英、黄永莲、凌云、邢云青、张建恒、王凯、杨丽丽、高祯聆、方晨光
2.考核要求
(1)所有参与者均需按照指定格式填写申请书和结题报告;
(2)所有参与者均需在老师指导下撰写合理可行的实验开题报告和实施计划;
(3)所有参与者均需认真撰写实验进度报告、实验报告或论文;
(4)所有参与者均需根据学院统一安排,参加学院优秀学生实验课题交流报告会;
(5)所有项目都必须参与学科竞赛,培优项目获得者须申报国家级学科竞赛项目。
(6)培育项目如成果丰富考核优秀,可优先推荐次年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培优项目
(7)对于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或者学生发表第一作者文章的指导教师,在下一年度再带学生团队时予以优先和持续资助。
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2020年10月
附表1:学生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加分对应表
以上海海洋大学署名 | 第一作者学生 |
核心期刊论文 | 2.4 |
发明专利 | 1.2 |
实用新型 | 0.6 |
附表2: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及学科竞赛清单
重点支持类 | 适当扶持类 |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 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 |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全国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
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论坛) |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演讲、阅读系列大赛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 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技创业杯”大赛 |
“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 | “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 |
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 | “知行杯”上海市社会实践大赛 |
上海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 | 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 |
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决策仿真实践大赛 | 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 |
上海市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 |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 |
上海市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 | 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 |
上海市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 | 全国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 全国环境监测技能大赛 |
上海市先进成图技术与创新设计大赛 |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 |
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
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 | 中国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 |
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 | |
上海市汉字听写竞赛暨中华经典诗词竞赛 |
附表3: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及学科竞赛加分绩点
学科竞赛 | 级别 | 特等奖及一等(金) | 二等(银) | 三等(铜) |
政府主管部门(学校重点支持)的奖项 | 国家级 | 2.4 | 1.8 | 1.2 |
省市级 | 1.2 | 0.9 | 0.6 | |
专业教指委(学校适当扶持)的奖项 | 国家级 | 1.2 | 0.9 | 0.6 |
省市级 | 0.6 | 0.4 | 0.2 |
附表4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及学科竞赛获奖加分团队成员分配比例
成员排序 | 所占项目分值比例 | ||||
1人团队 | 2人团队 | 3人团队 | |||
团队成员1 | 100% | 65% | 60% | ||
团队成员2 | 35% | 27% | |||
团队成员3 | 13% |
备注:
(1)对未列入加分项的赛事,由各学院根据赛事与专业相关度、含金量等进行评价,但加分绩点不高于专业教指委类别赛事所对应绩点;
(2)相关赛事如已评选了明确的一、二、三等奖,或金、银、铜奖,其他的最佳人气奖,特别策划奖等等不予加分;
(3)同一项目在同一学年内参加不同的赛事,就高计一次;
(4)项目加分总绩点恒定的情况下,对团队成员各自分配比例见附表4,各成员具体分值参见附表5。
(5)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及学科竞赛的加分,由教务处提供历年获奖信息清单,各学院可根据学生获奖证书对照相应类别等级,直接进行认定。
2020年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申请书.doc
2020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申请汇总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