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3-11
浏览次数:375
各位老师、同学:
根据《关于申报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教务处〔18秋〕第(35)号文件精神,经学生自主申报、学生答辩、专家评审打分、学院汇总审核,学院共申报38项,拟推荐市级14项,校级12项(最终立项项目数及立项类别以教务处审核公示为准)。现将项目排序名单公示如下。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姓名 | 排名 |
1 | 反渗透膜处理DB20杀菌剂的实验研究 | 蒋经纬 | 1 |
2 | 生物炭对循环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研究 | 张浩坤 | 2 |
3 | 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和CO2同步转化工艺研究 | 顾倩仪 | 3 |
4 | 东海海域鱼类体内微塑料含量初探 | 毕子昊 | 3 |
5 | 转基因蓝藻对水域环境以及斑马鱼生长的影响 | 谢京昆 | 5 |
6 | 南黄海近岸紫菜养殖区附生绿藻季节性演替规律研究 | 杨晓倩 | 6 |
7 | 金潮优势种铜藻对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 | 文源 | 7 |
8 | 对临港社区海岸塑料垃圾治理和降标行动研究 | 陈子轩 | 8 |
9 | 锆、镧和镧锆改性沸石添加控制底泥磷释放的对比研究 | 刘婷 | 9 |
10 | 中草药植物对浮游藻类化感作用的研究 | 刘思如 | 9 |
11 | 海洋大学校园水生态格局与功能探析 | 王旭芳 | 11 |
12 | 临港新城滴水湖水鸟群落调查 | 李晶晶 | 12 |
13 | 长三角淡水养殖池溏抗性基因的污染特征 | 吴萌 | 13 |
14 | 锆基浮床的构建及控磷效果研究 | 郑亚梅 | 14 |
15 | 铈改性磁性膨润土控制景观水体内源磷释放研究 | 范艺伟 | 15 |
16 | 基于互联网+的一种鱼菜一体化共生系统 | 刘思涵 | 16 |
17 | 临港新城花柏路鹭类栖息地生态调查 | 余晏璐 | 17 |
18 | 典型大型海藻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研究 | 王霄 | 18 |
19 | 海绵城市中典型混交植被根系对滨海盐碱状况修复土壤质量的研究 | 王烺 | 19 |
20 | 几种菌藻共生体系对生活污水的降解效果的研究 | 黄怡学 | 19 |
21 | 微生物电化学人工湿地处理近岸水体效果研究 | 钟湘梅 | 21 |
22 | 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氮组分迁变路径解析 | 白欣玉 | 22 |
23 | 海洋微塑料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 黄国琼 | 22 |
24 | 城市污水处理厂微污染物含量分析 | 罗婷 | 24 |
25 | 典型养殖海域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李玉清 | 25 |
26 | 船舶压载水智能采样设备的研发 | 杨善琇 | 26 |
27 | 船舶压载水浮游动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宏条形码鉴定方法开发 | 邵慧婷 | 27 |
28 | 基于底质改善和沉水植物种植的联合技术对景观水体内源磷迁移转化的影响 | 谢冰洁 | 28 |
29 | 基于定向扶贫计划的黑毛猪养殖环境优化方案 | 张世懿 | 29 |
30 | 远洋捕捞水产品中多环芳烃(PAHs)对东部沿海地区不同人群暴露总量的贡献研究 | 沈闵杰 | 30 |
31 | 卡拉胶/海藻酸钠双网络水凝胶及其对水中抗生素的吸附研究 | 吴凤萍 | 31 |
32 | 滴水湖水系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 董奕岑 | 32 |
33 | 潮汐生物钟控制下的招潮蟹行为生态研究 | 胡湘云 | 33 |
34 | 微塑料对重金属和抗生素表界面行为研究 | 李烨 | 34 |
35 | 威海不同海区养殖和池塘养殖海参温度变化调查研究 | 邵子豪 | 35 |
36 | 活性炭和锆改性沸石联合添加对底泥磷释放和吸附的影响 | 陈家惠 | 36 |
37 | 校园陆域景观设计的生态原理探究及问题解析 | 陈永霖 | 37 |
38 | 淮南煤矿塌陷区的开发利用调研 | 蒋庆旭 | 38 |
公示时间:2019年3月11日至2019年3月13日。公示期间,如对名单有意见,请与学院办公室联系,联系人:张敏,联系电话:61908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