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27
浏览次数:10
8月2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大会揭晓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有206项(人)获奖,其中自然科学奖56项。由上海海洋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许云平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成果“深渊海沟关键元素循环过程与环境效应”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团队成员包括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方家松、罗敏和刘如龙三位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茂甸研究员。
深海是海洋的主体,蕴藏着丰富的未被认知的资源。深渊作为海洋最深处(水深大于6000米),具有高压、黑暗和地震频发的特点。深渊生态环境和资源研究是国际海洋学最具标志性的前沿领域。上海海洋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深渊研究的高校之一。许云平及其合作者自201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深渊生命过程和演化机制、深渊生境特征及生源要素循环、深渊生物资源发现与应用潜力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团队首次报道陆源有机碳在海沟的富集现象,估算出全球深渊有机碳的埋藏通量;运用万米深海原位培养和观测技术,获取马里亚纳等三条海沟的底栖微生物耗氧数据,发现深海浊流对海沟碳埋藏的显著影响;确定了深渊钩虾和海沟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含量、来源和通量,提出来自表层海洋的汞能够快速输入到万米海沟底部,并在深渊生物中富集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深渊上覆水体颗粒物附着细菌和自由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发现附生菌在深海环境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这些成果发表在PNAS、NC、JGR、GRL等主流期刊上,被国际权威学术组织AGU和ACS选为研究亮点。
项目组成员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B类、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并作为核心成员获批教育部极端海洋环境生命过程和生物资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上海市深渊生物圈前沿科学研究基地、联合国海洋十年“深海微生物组与生态系统”大科学计划。
(撰稿:徐帆)